从湖北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展看高职院校发展走向

 

    编者按:日前,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教育厅主办的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展示会、2011年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论坛、2011年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学会年会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在高层论坛和主题演讲环节,专家学者纵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畅谈武汉城市圈建设与发展情况。示范性高职院校书记院长“说办学”、普通高校校长“看高职”、合作企业“说高职”、高职教师“说课”和“说专业”以及大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案例,都充分展示了湖北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成绩,也充分阐明了关于高职教育的专家视点和改革发展走向。

    ●         “层次提升”是大突破

    从武汉城市圈高职教育论坛获悉,为构建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培养职教高端人才,我国高职院校将探索专业学位制度,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学士和专业硕士的贯通培养,高职可望办本、硕、博教育。

    高职院校也需要科研引领,除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需建立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外,还要探索高职专业学位制度,实现高职专业学士和专业硕士贯通。

    全国知名高职教育专家、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必学解读,根据国家引领职业教育行动计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2020年要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包含中职、高职、本科院校中的高职专业,本科院校研究生教育中的专业硕士教育,高职院校中的专业学士、专8硕士、专业博士教育。”

    马必学说,高等教育分为学术系列和技术系列,前者研究世界是什么,后者解决科学发现和新技术的应用问题。新技术的应用问题,正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过去把高职教育和专科教育画等号,这是个认识误区,在国外,高职教育也不局限专科一个学历层次,高职教育中的本科、研究生教育,正是出自解决最新科学发现和高新技术应用和物化为物质成果造福人类的需要。

    据介绍,高职办本科、研究生教育的探讨已有多年。过去为抑制高职盲目升格本科高校的冲动,将一些高职的本科专业砍了下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没有本科专业。据专家分析,随着政策解冻,3年内这一现状将被打破,很有可能在首批确认的28所国家示范高职率先试点高职本科专业。

 

    ●         “办学定位”是大前提

    湖北大学校长熊健民对我国高职教育近十年来改革发展成就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他说,从量上看,高职教育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质上看,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开始注重内涵式发展。从发展特征上看,充分展示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特征,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大、步伐快。熊健民还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熊健民指出,我国高职教育在新一轮发展中要再上台阶,就要积极实现“一改一创一拓展”。“一改”:改革培养模式,突出“四个新”一是培养目标要有新定位。二是培养方案要有新内容。三是培养方式要有新形式。四是培养质量监测要有新保障。“一创”:创新多元化办学模式。“一拓展”:创造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层次升级的条件。最后,熊建民提出要抓服务内涵扩充,促服务能力有新提升。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蔡泽寰教授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实现定位的保障条件、实现定位的有效途径三个方面出发,提出要准确把握高职办学定位,不断创新培养和管理模式。

    蔡泽寰说,发展目标定位要科学预见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要把握方向性、全局性和阶段性。专业发展定位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学校规模,适应经济、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宽窄并存”,具针对性和适应性,“能级定位”,构建专业梯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规格上坚持“高等性”, 职业上强化“针对性”, 技术上突出“应用性”, 发展上保证“可持续性”,服务上体现“区域性”。服务面向定位要坚持服务产业发展,注重产业结构,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核心,服务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

    蔡泽寰指出,实现定位的保障条件,需要强有力的校长、校长团队、管理团队,需要有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需要有行之有效、适合实际的体制机制。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熊仕涛从高职院校办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建设什么样的高职院校以及如何建设理想中的高职院校出发,结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

    熊仕涛说,高职院校的特色办学理念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本职属性特色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时代特色是符合时代变革对高职院校的要求,地区特色是区域产业与文化特色对高职院校的影响,校本特色是高职院校的历史传统与办学使命。熊仕涛认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是要举办、管理或经营学校的体制机制的结构或范式,办学模式的结构要素办学的主体、价值定位,管理体制,现代大学制度和发展路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层次,从学科专业方向、办学职能定位、资金筹措管理、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培养层次等构建办学模式的5个视角。

 

    ●         “质量工程”是主旋律

    一谈到高职发展,很多人闪现的就是开办了高职院校多少所,在校生规模达到多少。如今,这已经不再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国家高职教育水平的主要指标,取而代之的是“管理思维有多先进,内涵建设有多丰富,质量工程有多扎实”。 2006年至2010年,湖北独立设置高职院校达到57所,当年招生18.5万人,在校生58.1万人。6年期间,完成4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项目,8所省级示范校分别通过中央与地方两级验收,同时5所省级示范校进入国家骨干校建设计划。

    经过近6年的建设与发展,湖北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在办学体制创新、办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方式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十一五”期末,湖北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超过高等教育总量的50%,形成了覆盖全省地级市的区域布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家级 “质量工程”成果比例处于全国前列,超额完成国家与省级示范校建设任务;2010年9月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会议,湖北4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案例入选大会交流材料,占入选案例的比例为24%。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建设院校在高职战线打响品牌,并在全国高职领域发挥了重要影响。

    实践证明, 2007年湖北省教育厅开始实施的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 “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进一步提高了高等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步伐。 

    ●         “专业建设”是重要内涵

    专业和专业群以及课程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全面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决定因素。

    通过中央、地方、行业企业、学院自筹等途径,湖北示范校加大了对重点建设专业的投入,共建成87个省级及以上重点专业,带动261个专业建设。至2011年,共进行了4批92个教改专业建设,省级专项资金投入达到4600万元,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专业。

    湖北省教育厅组织建成100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省级实训基地。各示范校不断加强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在校内实训教学项目设计、教学流程安排、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注重与职业情景的有机对接,将职业文化、行业企业文化融入教学过程,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由40%提高到90%,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2007年以来,先后设立“楚天技能名师”岗位140个,聘任100多名技能大师,省级专项资金投入500万元。

 

    ●         “联盟发展”是大格局

    为增强服务我省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能力,省教育厅以国家和省级示范校为核心先后组建了“武汉城市圈高职教育联盟”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高职教育联盟”,开展了系列专题研讨,就圈域产业链发展与圈域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进行交流与合作。  2006年以来,17所示范校在对口支援60所省内职业院校的基础上, 2008年又组织实施了“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对口支援与交流合作计划”,4所国家示范校又对口支援武汉城市圈4所高职院校;2011年,17所示范校又启动“省示范校对口支援与交流合作计划”,17所民办和新办高职院校成为省示范校交流合作伙伴。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两个高职教育联盟在圈域经济社会发展,圈域高职院校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省示范校在两圈高职教育联盟建设中起到了骨干引领作用。

    ●         “品牌文化建设”是大策略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马必学教授作了《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贡献力量》的主题讲座。马必学从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最新讲话精神,以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教育部最新颁布的9号、11号、12号文件出发,结合《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地分析了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目标。指出目前高职教育的新任务是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在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中发挥作用。马必学结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提出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要进一步丰富办学理念,拓展办学思路,形成学校愿景,凝练学校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发展之路。

    “中国的一位教育家讲:“办大学实际是办一种氛围”,这就是所谓的“泡莱坛子”理论。”“当前我们缺少的是融入了企业文化的科技文化氛围;缺失的是大学精神。我们需要加大学校文化建设的力度,形成品牌影响力。”马必学教授的观点引起了在座人士的共鸣。在谈到校企文化共融的时候,马必学说,要建立校企合作、开放式办学平台,作为学校方,要禀持以它方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学校要选择有文化、有技术、有市场、有规模、有格局、有感情的企业合作。”什么是高职教育品牌?马必学认为,高职教育品牌的有三个维度:社会知名度、社会美誉度和学校贡献度,高职教育品牌有认知、甄别、附加值三大功能;高职教育品牌有六大基本要素: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大学文化、优质的教育资源、高质的学生培养、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流的社会服务;谈到关于品牌发展目标如何实施时,马必学认为,要以先进理念领引学校发展、以专业品牌带动专业建设、以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品牌基础、以大学文化建设充实品牌内涵、以“名师”建设促进“名校”发展、以科研学术水平提升品牌价值、以管理能力提升保证品牌建设、以规范的学校形象设计树立品牌形象。

    示范校建设有阶段,科学发展无止境。我们热切地期待,期待着以一批示范骨干校为龙头发展的湖北高职院校,办学活力的明显增强、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服务能力的显著提高,期待着有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示范全国乃至产生国际影响的高职院校脱颖而出。

    ●         “校企深度融合”是大趋势

    宜昌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总裁濮建新指出,高职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专业化、实用型、合作型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应向与行业协会(商会)、大企业集团合作办教育的方向发展。高职教育应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而不是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应从以往的以学校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校、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教学的方向发展。

    濮建新说,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劳动力供求状况改变,给高职教育带来广阔前景,专业化劳动力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吸铁石,合格的专业化劳动力缺少使企业有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濮建新还分析了高职教育显现的瓶颈问题,比如高职学生的高职教育是次等教育的观念,教材与教学内容 ,教学师资力量,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 。

    中国铁通集团公司湖北分公司副总经理李颂扬指出,高职教育要进一步结合实际需求,健全高职教育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探索集团化发展之路;发挥专业优势,以“专业化”体现“差异化”;加强职业精神培育,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全面发展;强化产品理念,践行学生的售后服务模式。他说,电信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是专业技能要“精”、工作上手要“快”、综合素质要“高”、学习能力要”强”。 校企合作后学校怎么做?李颂扬说,政府必须为校企合作铺平道路,学校要成为校企合作的主导,在校企合作中关注企业利益,提升学校的服务能力。